<!--go-->
泰昌十一年孟夏,瀛洲海岸的定东城港口千帆林立。高沐负手立于码头石阶,望着三十余艘悬挂“南”字帅旗的船队缓缓靠岸。甲板之上,身着轻甲的安南士卒与头戴竹笠的吕宋兵卒分列两侧战船,中间夹杂着肤色黝黑、腰佩短刀的爪哇兵。这支队伍虽来自三地,却同样透着一股肃杀精悍之气。
这是很不容易的事,因为大南多数地方居于热带,当地人往往懒散成性,纪律性之差更是令人近乎绝望,所以要将当地人练成精兵,耗费的精力至少是汉兵的三到五倍。
不过,这次送来的三协“南兵”倒也不完全是当地兵员,或者直白一点说,他们几乎都是混血儿。此事要说明白,还得从高务实当初派自己几位兄弟分管南疆各处说起。
高务实的政策光明正大,无非《归化户籍制》一法,但因为他本人毕竟不亲镇南疆,具体的执行还得看他那几位弟弟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baowen1.com
(>人<;)